本篇文章2470字,读完约6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李波来自广州

1月2日下午3: 00,广州中海康城社区珈蓝神殿街8号东侧的延迟交货点,负责清洁的清洁人员正在忙碌。

“忙得要命!忙!”该社区的清洁工刘姐打破了居民丢下的袋子,将垃圾分类放入相应的垃圾箱,同时向《泰晤士报》记者描述了从走廊上卸下水桶后工作量急剧增加的情况。“我以前负责3栋居民楼的清洁,但现在我要负责5栋居民楼,我每天都要看着这个不合时宜的送货点。”一些居民在扔的时候仍然没有分类。”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2019年底,广州的许多社区按下了快进键,将桶从走廊移走,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11月20日,天河区黄村街道办事处下发了《关于居民小区走廊倒桶的通知》,按照广州市垃圾分类的要求,全面开展倒桶工作。11月30日下午,中海康城花园开始回收地上垃圾桶,并正式实施定时垃圾分类投放模式。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现在,广州垃圾分类的年终结果是什么?2019年1月2日,广州市召开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年终考评推介会,暴露出今年的“成绩单”:2019年,广州市8369个住宅小区全部完成了走廊桶回收,走廊桶回收定点系统覆盖率达到100%。2020年,广州将重点改善配送点的配置。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垃圾分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据新华社1月2日报道,目前,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7.7万个居民区和4900万个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区平均覆盖率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杭州、宁波、广州、深圳等18个城市覆盖率超过70%。

磨合是困难的

“混合是垃圾,分类是资源”,“在家分类,定期携带下楼,定点准确投放”...走在中海康城社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宣传横幅和公告标语。

康城社区位于黄村街西北,主要由中海康城花园组成。社区有13条街道和109栋建筑,其中大部分是电梯房。《时代周刊》记者从社区居委会了解到,共有3777户居民,总人口超过1.6万。根据300-500户一个生活垃圾投放点的分配原则,结合前期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园区设立了13个定时投放点和2个延时投放点。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根据康城社区居委会的通知要求,每天18-21点居民的餐厨垃圾应放入破袋中,其他垃圾应放在7-9点和18-21点的固定位置,可回收材料和有害垃圾应无限期放在错误的位置。

“康城社区的居民基础好,综合素质高。在前期撤桶的宣传过程中,我们做得很好。”中海康城物业的陈经理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前期工作人员会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将示意图张贴到每个走廊的大堂进行宣传,并让所有居民看到。此外,他们还在管家的朋友圈和业主小组张贴宣传信息,收集业主的意见。另外,垃圾桶点的分布图有很长的宣传时间。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我觉得它对我没有影响,只是多走了几步。”住在8楼的邓女士告诉《时代周刊》记者,虽然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她渐渐习惯了往楼下扔垃圾。然而,她担心当垃圾在夏天堆积时,会产生难闻的气味。

《时代周刊》记者下午4点在山谷街百合二号北侧的常规投放点看到地上堆放着10多袋不同颜色的垃圾袋,里面混有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这种现象也可以在单元中的其他定时传送点看到。

居民彭(音)抱怨说,走廊过去很干净,但现在有些人不顾送货时间乱扔垃圾。彭女士认为,从走廊里取出桶的起点是好的,但社区居民的习惯没有跟上。"一些上班族回家很晚,扔垃圾的时间也很混乱."

社区保洁人员对不配合定点配送的现象也有一些看法。刘姐介绍说,过去清洁工每天要打扫两次自己负责的楼房,每天早上8: 30和下午3: 00分别打扫每层楼的垃圾。"现在,在收回枪管之后,这一点都不容易."刘大姐表示,目前,在计划交付阶段,每个定点都会安排保洁人员指导垃圾分类,而在延迟交付点,则需要安排全天指导。“每次扔垃圾的时候,地上的污渍就会流出来,我们得用水洗几次。”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磨合并不容易。在定时投放点的垃圾被垃圾车运走后,“拯救了空”的居民将不会把从楼下搬来的垃圾袋带回原路,也不会把它们再往错误的投放点多扔几步,而是直接扔在定时投放点的空地板上。因此,社区清洁人员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垃圾堆积问题和对社区环境的影响也令一些居民反感。"也有一些人直接把垃圾从楼上扔到草地上."刘姐姐说: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陈经理说:“第一天晚上(拔桶)有点乱,可能是因为不习惯,但第二天晚上之后,社区里90%以上的居民都能准确地将垃圾分类。”自从走廊被收回后,社区已经安排了专门的清洁工负责保管桶。与此同时,居委会管理办公室巡逻,党员和社区志愿者也动员起来,教居民如何分类垃圾。“目前,我们社区的垃圾分类还在,居民的参与度也很高。每天,厨房垃圾可以分成10-20桶。”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垃圾利用率为35.5%

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9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到2020年,包括广州在内的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基本建成。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同年7月10日下午,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组织了天河区石牌街绥远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现场调查并召开座谈会。

会议认为,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广州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其中,推进廊道提桶,实现定时垃圾分类投放模式是各区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年终总结视频会议上表示,广州已设立约11700个分类收集点,投入2400多辆分类收集运输车辆,约1321条分类运输线路。同时,还在教育、医疗、酒店、快递、物业等行业实施了减少一次性产品、限制过度包装等12项专项行动,源头削减效果明显。

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垃圾分类达标率也在不断提高。广州市生活垃圾回收率为35.6%,超过了2020年底35%的要求。

广州市8369住宅小区全部完成了走廊的桶装垃圾清运后,分类垃圾处理点的建设和维护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目前,定点配送点和延迟定点配送点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不同社区的垃圾配送点情况不同。

骑一千英里不是一天的工作。如何让居民看到并充分理解走廊里的倒桶和垃圾分类之间的联系,将成为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垃圾分类的广州样本:8369个小区撤桶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