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7字,读完约4分钟
失去对亚太制药子公司的控制继续发酵,双方之间的“相互撕裂”再次升级。
1月6日,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2370.sz)宣布,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股东大会罢免任军董事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
《议案》表明,鉴于公司董事任军是上海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高峰”)和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生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新生源未能履行公司对外担保的正常决策程序,擅自向他人提供担保;此外,任军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公司法》及其他相关规定,任军不再适合继续担任上市公司董事。要求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解除其董事职务,并相应解除其董事会战略决策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成员职务。
当天,亚太制药6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参加了审议表决,议案最终以8票赞成、1票反对、0票弃权获得通过。据悉,该议案将提交2020年1月22日召开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表决。
1月7日,《时代周刊》记者就此事致电亚太制药秘书长沈、、上海鑫盛源,但电话无法接通。
对违反这封信的行为进行了调查
毫不奇怪,任俊再次投票反对上述“提案”。他认为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尚未做出明确结论,不属于应当强制撤销的情形;第二,证监会在调查过程中开除董事不利于证监会调查的顺利进行。
1月7日,一位分析师向《泰晤士报》记者指出,亚太制药的股权相对集中,而真正的控制人陈耀根的家族控制着大约一半的股份,而任军和他的妻子曹磊总共只持有3.41%,因此任军的免职很可能会通过。这可能意味着任俊已经完全出局了。
2019年12月10日,亚太制药重组上海新高峰董事会,免去任军上海新高峰董事职务。
作为创始人,任俊也是上海新高峰的实际控制人。2015年12月,亚太制药投资9亿元现金,取得上海新高峰100%的股权,成为新高峰的全资子公司。为了满足企业决策效率的要求,任军在全部股份转让后继续担任上海新高峰董事长兼总经理,并在亚太制药董事会中赢得了一个席位。
事实上,早在2019年11月25日,亚太制药就向上海新高峰派出了一个工作组,试图接管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然而,直到12月24日晚,亚太制药才突然宣布在推广中封锁管控措施,无法接管上海新高峰和上海新盛源的印章、营业执照等关键信息,无法掌握其实际经营和资产,“实际上失去了对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的控制”。
双方的矛盾被摆到桌面上。此外,上海新高峰的业绩雪崩等“巧合”就在赌博期结束后,而亚太药业的重要股东们也踩在了现场,纷纷出逃,不仅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引来了监管。
2019年12月31日,亚太制药和任军均收到监管机构的调查通知。由于涉嫌信息披露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亚太药业和任军展开调查
子公司失控“罗生门”
目前谁在上海新高峰的控制之下?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变得复杂和令人困惑。
据亚太制药称,鉴于其对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的控制,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合并的范围将使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减少至14家法人实体,这将相应缩短该子公司在2019年合并利润表中的合并期限,导致2019年损益项目金额减少。
然而,上述剥离上海新高峰的提议遭到任军的强烈反对。任军谴责空上市公司参与恶意行为,清算和关闭上海新生。不仅如此,任军还告诉深圳证券交易所。
1月3日,深交所向亚太制药发出关注函,称最近收到一份署名为“任军”的投诉,表示作为亚太制药的董事和上海新胜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深交所认为上海新高峰和上海新胜源的绝大部分董事会成员、管理层成员、财务和运营均由亚太制药控制,亚太制药应继续执行之前的合并报表政策。
深交所对此表示高度关注,并要求亚太制药详细解释不将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判断依据。
在引发双方争议的非法担保问题上,双方总是各持己见。《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任军在对《建议书》的异议中仍称“上海鑫盛源不擅自为他人提供担保”。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谁的上海新高峰:亚太药业与子公司高管“互撕”升级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