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3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5日-自从COVID-19肺炎爆发以来,湖北省各级生态和环境部门在监测空天然气,地表水,特别是饮用水源的生态和环境质量方面做得很好。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0年2月1日至20日,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优日数为89.6%,同比增长21.5个百分点。疫情期间,湖北省空燃气质量总体良好,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改善。除臭氧外,其他五种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空气体质量优良率较去年大幅上升。
据了解,疫情爆发以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首次发布了《湖北省关于实现疫情防控期间生态环境监测的通知》,并制定了全省疫情期间应急监测计划,要求各地市充分利用现有的空燃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在合格区域,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原则上应酌情进行饮用水源监测。鉴于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可能会过度使用消毒剂,要求在饮用水水源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余氯等特征指标的监测。在做好全省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工作的同时,引导各地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医疗机构消毒接触池的出水水质进行监督监测。
各市、市生态环境部门根据统一部署,在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制定应急监测预案,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定点医疗机构及相关污水处理设施的监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部门,指导污水处理、消毒等疫情防控处置工作。
据统计,2020年2月1日至21日,湖北省地表水水质断面比例为89.4%,地表水水质ⅳ、ⅴ类断面比例为10.6%,无劣ⅴ类断面。湖北省水质总体与去年同期持平。疫情期间,武汉南湖水质与去年同期相当。
2020年2月1日至21日,监测的133个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标准,其中武汉市长江沙帽(左)、汉江总关、长江杨司港、长江颛口、汉江秦口等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不受疫情影响。
2020年2月1日至21日,各城市生态环境部门共组织对796家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进行了1137次监督监测,对131家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217次监督监测。其中,武汉市对63家定点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进行了监测,包括火神山医院、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监测结果表明,定点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余氯浓度基本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限值,已检测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出水余氯。
总体而言,全省城市环境空燃气、地表水和饮用水源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质量不受疫情影响。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湖北空气质量情况整体较好 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