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4字,读完约4分钟
江苏如东作为国家火炬海上风电特色产业基地,近年来逐步加大海上风电发展规模。为了开辟风电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如东借鉴了欧洲的成功经验,经过四年的努力,建成了全国“海上风电母港”。
去年第三季度,电母小洋口港正式通车。目前,母港已列入南通港规划,核心功能区已投入运营。自2月8日复工以来,专业团队正在加快二期场地建设和码头维护运营。
近日,江苏李海海上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又通过风电母港码头向海上交付了一根单个风电桩。自母港投入运营以来,该公司已送出2套塔架和16套单桩。江苏风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告诉记者,海上风电位于风电主港西南侧。这里生产的风力发电机塔筒可以在整套重型设备基地直接组装、加工和组装。最后,进入外运作业区进行短期储存、装运和外运,大大节约了我们的运输成本,为设备的安全有序装运提供了保障。自李海海上风电于2月中旬恢复运营以来,两条生产线已全面投产。CGN、鲁能和SUCCOM负责订单。该公司正充分利用其权力试图挽回失去的时间。
作为如东风电产业链的关键生产商之一,上海如东电力风电有限公司距离风电母港仅几公里。该公司的4 MW主机订单的主要生产已经安排在2022年。该公司总经理蒋玉康表示,目前,大型海上风电需求不断增加,陆上交通将成为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瓶颈。根据该计划,该公司留出的工厂还将生产超过4兆瓦的大型计算机,并将在如东建立一个出口制造基地。如东县委、县政府积极建设风电母港,不断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规模化,我们的主机通过海运出口销往全国各地
自2016年开工建设以来,小洋口电母港已完成基本配套投资20多亿元。建有挖入式港池、码头作业区、船舶动力生产区和堆场。安装了两台800吨门式起重机和两台40吨门式起重机。运输总水深平均为7米,可满足5000吨级船舶全天候运输要求。
为确保港区安全可靠运行,沿海经济开发区新天顺投资集团委托第三方组建专业团队,对风电母港进行日常管理。“我们的团队将把其在装卸、技术和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应用于风力发电母港的开发和运营。”拥有19年工作经验的南通港码头前负责人钱体之带领团队于今年1月正式进入风电母港,参与二期工程建设和码头维护运营。自复工以来,他们加快了码头生产所需的电力、供水、排水和堆场的建设。
新天顺投资集团董事长徐晓东对记者表示,港区从风电产业开始,将逐步建成腹地经济发展、后方港口产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该规划包括两个功能区块: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终端区和港口行业配套服务终端区,重点为风电设备制造行业服务,保留发展干散货和散货运输的功能。“目前,港口码头年吞吐量可达150万至200万吨,大大降低了风电行业重型设备的运输、安装和建设成本,对风电产业园区的建设和风电企业的落户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在风电母港的初步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如东将母港定位为风电产业的专业支撑港,为风电产业链所需的原材料和成品提供仓储、运输、运营和维护支持服务,形成集产品研发、制造、安装、装运、测试和维护于一体的产业链基地。
随着上个月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在小洋口的建设,截至目前,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已建成12个海上风电场和2个生产企业。据了解,沿海经济开发区将利用现有的风电资源和电母港的优势,积极抓住当前国家风电政策窗口期和过渡期的重叠机遇,加快风电发展。聚氨酯R&D及制造项目的结算和推广;进一步完善风电投资项目数据库,有效准确把握项目趋势,构建从储备、谈判、签约到建设、生产的产业项目梯队发展模式。重点加强山东金磊风电主轴加工、库珀科技风机配件等一系列重点风机零部件生产项目的跟进和对接,力争吸引一批重大项目尽快落户。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江苏如东加快风电设备“海口新港”建设,努力打造“海上风电之乡”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