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2字,读完约4分钟
受COVID-19疫情和春节期间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近期我国口罩行业存在较大差距,口罩行业的规模增长率也快速上升。短期内,口罩的供需缺口将继续存在。口罩的巨大缺口将传递到上游熔喷非织造布,非织造布的短缺和销量的激增也是大势所趋。从产业链上游来看,口罩上游原料制造商的无纺布业务受益于口罩的长期刚性需求,熔喷无纺布原料供应短缺。需要指出的是,生产过程要求高度无菌,生产资质需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目前,拥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生产企业在所有口罩生产企业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疫情叠加能力利用率低,口罩供需矛盾突出
受COVID-19疫情和春节停工的影响,国内口罩缺口较大,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口罩难找”的现象。因此,口罩行业的增长率迅速提高,医用口罩的增长率高于整个行业的增长率。据国信证券统计,2019年中国口罩行业总产值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医用口罩产值为55亿元,同比增长15.5%。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影响,预计2020年该行业的增长率将显著提高。
尽管许多企业已经改变了跨国生产,但熔喷非织造布上游原料的短缺在短期内无法解决。随着复工的到来和海外疫情的不断发酵,短期的全球口罩短缺将持续下去。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国内法人实体和个体户的总就业人口高达5.33亿,按每人每天一个口罩计算,每天至少需要5.33亿个口罩。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2月的数据,目前国内口罩的最大日生产能力为2000万只。口罩的缺口很大,许多企业开始跨国生产口罩。据天空调查数据显示,基于工商登记变更信息,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3000多家企业新增“口罩、防护服、消毒剂、体温计、医疗器械”等业务。
上游非织造布需求激增
面罩由无纺布制成,由定向或随机纤维组成。医用口罩一般为多层结构,一般称为手机短信结构(2层S和1层M)。目前,中国最高层数为5层,即2层和3层。通常,医用口罩通常使用20克熔喷布,n95罩杯口罩使用40克或更多的熔喷布。口罩的缺口很大,所以熔喷非织造布的缺口会更大,因为生产口罩必须使用熔喷非织造布。
据中国工业纺织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底,国内纺粘生产线1477条,比上年增长65条,同比增长4.6%,其中pp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增长3.38%,sms复合生产线增长近13%,pet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增长9.32%;与2017年相比,年产量超过5万吨的企业数量也有所增加。纺粘企业正在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满足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的市场需求。
医用口罩产业链的中游是医用耗材制造商,他们将无纺布生产成医用口罩。医用口罩生产企业自动化程度高,但生产过程要求无菌性高,生产资质需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目前,拥有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制造商在所有口罩制造商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国内主要医用口罩制造商包括奥美、振德医疗、洋浦医疗和尚荣医疗。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组织生产,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
领先的公司加班生产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新龙控股、TEDA股份等上游口罩原料制造商的无纺布业务受益于口罩长期刚性需求,熔喷无纺布原料供应不足。
新龙集团主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水刺和熔纺非织造布,是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等下游产品的原料供应商,其中水刺非织造布用于医疗保健、个人护理和家庭清洁等下游领域,熔纺非织造布用于口罩、空气体净化、工业擦拭和包装材料等领域。2019年上半年,水刺和熔纺非织造布的收入占54.68%。据报道,截至2020年1月28日,该公司的原材料可用于生产3300多万个口罩,估计春节期间加班生产的无纺布可用于生产近1亿个口罩和300多套防护服。
此外,诺邦公司主要生产水刺非织造布,用于美容护理、工业材料、民用清洁和医用材料等领域。其中,控股子公司杭州国光近年来湿巾出口量居中国首位,产品涵盖婴儿湿巾、个人护理湿巾、清洁湿巾、功能性湿巾和消毒湿巾六大领域,是中国消毒湿巾的领先生产商。春节后,杭州国光生产线率先恢复了医院和社区消毒湿巾等产品的生产。公司其他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预计2020年2月9日后将逐步恢复工作。
本文来自财富电力网。未经财富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如需合作,请联系卢先生(400-167-7700)]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受益于口罩长期刚性需求 无纺布销量激增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