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75字,读完约11分钟
经济是身体,金融是血液,二者共存共荣。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金融供求失衡日益突出,给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回顾2019年,银监会继续坚持严格监管,频频亮剑应对市场混乱,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可以说,面对2019年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法》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引导银行业顺利度过“改革年”、“转型年”、“开放年”。
全年处置不良贷款约2万亿元,“风险防范”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在“一委一党两会”的监督下,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定,风险总体可控。然而,由于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公司治理水平参差不齐,财务风险暴露无遗。
坚决守住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无疑是银监会2019年最重要的工作主线。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通过“严格监管”和“补缺”积极应对各种金融风险挑战,通过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打好维护稳定的仗。最近召开的2020年全国银行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进展。
为了防范风险和控制混乱,监管的“铁腕”是不可或缺的。从罚单数量来看,2019年,银监会对市场混乱的处罚力度有增无减,重大案件依法查处。全年共处罚银行保险机构2849家,平均每天签发7张以上的罚单,处罚责任人3496人,罚款总额14.5亿元。
面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影子银行、跨金融业务等关键金融风险,银监会于2019年5月8日发布了《关于巩固控制混乱、推进合规建设成果的通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股权和公司治理、宏观政策执行、信贷管理、影子银行和跨金融业务风险、关键风险处置五个方面进行整改。同时,继续实施《资产管理新规定》,逐步清理和减少不符合规定的表外金融非标准资产投资、表内特殊目的载体投资、银行间金融管理等业务规模,严格控制银行和信贷渠道业务。此外,保险机构继续对多层嵌套投资、关联交易和杠杆等违规行为进行清理。
值得一提的是,银监会与各部门协调配合,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实施政策,实现了炸弹处置的及时准确。201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依法接管宝商银行,果断“灭火”,避免金融风险进一步蔓延。此外,恒丰银行的改革重组、金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大佳保险集团的成立也成为2019年中国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市场化、法制化的标志性事件。
据统计,2019年处置不良贷款约2万亿元,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资产管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的风险继续趋同,影子银行的规模比过去三年的历史峰值下降了16万亿元。
与此同时,2019年也被认为是点对点贷款风险专项整治的关键一年。银监会及相关部门联合扎实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网上贷款风险清理速度继续加快。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48家网上贷款机构实际运营,比年初下降了76%,机构、贷款余额和参与者的数量也连续18个月下降。
为坚定不移地贯彻“禁止投机倒把”的原则,中国保监会在全国32个城市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业务进行专项检查,严厉查处挤占挪用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违法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据统计,2019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以上,普惠金融“触角”延伸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在“多项解禁政策”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精准滴灌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在顶层政策指导下,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仍是银监会2019年的重中之重。
银监会副主席朱淑敏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银监会积极推动银行业和保险机构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以满足实体经济有效的金融需求,全面做好“六个稳定”工作。2019年,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万亿元。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的保险金额约为6470万亿元,赔付支出为1.29万亿元。
为更好地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银监会将在2019年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银行业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7800亿元,21家大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0万亿元。为促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全国已设立750多家银行科技支行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国家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1万亿元,比2019年初增长24%。此外,还为跨地区协调发展项目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截至2019年底,银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为29.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8万亿元。为推动保险机构制定各项投资计划,支持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资金分别超过6000亿元和2500亿元。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各类机构发展不平衡,信贷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面对当前形势,中国银监会去年在体制机制、信贷供给、产品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
2019年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领域民营企业相关工作的通知》,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提高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效率;同年3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2019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通知》,优化了“两增两控”的总体目标,巩固了小微企业贷款在银行业的效益,带动了小微企业的减少。综合融资成本;同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实施“新沂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通知》,加大对守信实体的融资支持,支持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从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底,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5%,贷款余额超过2100万户,比年初增加380万户,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4个百分点。
为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银监会坚持“两不动摇”,推动银行从多方面建立“敢贷、肯贷、能贷”的民营企业长效机制。与此同时,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成立债务委员会和进行债转股来帮助它们渡过难关。目前,中国约有19,000个债务委员会和14,000家私营企业。
2019年,中国保监会扩大基本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普惠金融“触角”不断延伸。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为95.65%,行政村基本金融服务覆盖率为99.20%,全国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为95.47%。帮助农民取款的银行卡服务点有82.3万个,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服务。
银行业和保险业支持民生发展。朱淑敏透露,银监会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试点城市开展了社区家庭服务业金融创新,帮助养老、家政、育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在继续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方面,2019年1-9月,养老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保费分别为415亿元和5677亿元。此外,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还加大了对生猪产业的支持力度,深化了保险资金支农试点。从2019年1月到11月,农业保险为1.78亿家庭提供了3.5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为4400万家庭支付了525亿元的补偿。
2019年,是实现消除贫困目标赢得一场硬仗的关键阶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不断强调,要明确准确的扶贫贷款增速和增量评估要求,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834.15亿元,余额2287.57亿元;累计有960.14万户贫困家庭支持建立该卡,其余家庭为566.62万户。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4274.04亿元。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贷款余额17365.89亿元,比年初增加1274.27亿元,增长7.92%。工业精密扶贫贷款余额1.24万亿元,使805万贫困人口(次)脱贫。
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大门正在“越来越大”,公司治理机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向更广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回顾2019年,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改革开放进程为中国金融改革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画面。
2019年5月,银监会公布了12项新的对外开放措施;7月,还研究出台了7项新的对外开放政策措施,全面丰富了外资机构在中国的商业存在形式,扩大了业务范围,优化了监管规则,放宽了外资准入条件和持股比例限制;11月,颁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12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出台,并实施了详细的银行开业措施。
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大门正在“越开越大”,一系列开放措施已经付诸实施。截至2019年10月底,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4家直属分行和151家代表处,外资银行机构976家,总资产3.37万亿元;自2019年以来,中国已有四家外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估计接近3000亿元。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支持中资机构走向全球。迄今为止,11家中资银行已在一带一路周边的29个国家建立了80家一级机构。
一年来,银监会也大力推进各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主营业务,不断推动各金融机构向内看,培育内部优势,不断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
2020年,全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会议指出,2019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快了监管体系的缺陷,全年发布了40项规章制度。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充分释放改革动能。”
《商业银行金融子公司管理办法》作为《资产管理新规定》的配套实施细则,自2018年底正式颁布实施,为银行金融子公司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据统计,2019年共有1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进一步推动了银行理财回报资产管理业务的起源,培育和壮大了机构投资者队伍,引导理财基金以合法、规范的形式支持实体经济和投资金融市场。
此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全方位“补缺”,不断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系统重要性银行、银行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监管体系,不断夯实形成健康有序金融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银保监会:降不良 增普惠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