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01字,读完约6分钟
这篇文章的要点
目前,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贸易冲突和关税战本身已经有所缓解,这可以缓解两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然而,结构问题谈判第二阶段的困难将明显增加。特别是在第三阶段,在涉及国家安全的两用技术领域,随着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重大进展,美国对中国的关切和限制将进一步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科学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cf40研究室主任徐启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海
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看
理解中美博弈的进化逻辑
正文|徐启元赵海
2020年1月15日,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恢复全面经济对话。这标志着持续近两年的中美贸易冲突暂时缓解。回顾了中美在经济领域冲突的扩大,从传统的关税冲突到投资冲突和科技冲突,以及影响国家安全的非传统领域。
这是否意味着其他领域的冲突自然会得到解决?作者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在经济领域的扩大趋势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相对应。我们可以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来观察中美冲突的三个主要方面。我们将看到,在缓解关税领域冲突的背景下,其他领域冲突的发展可能仍有其相对独立的逻辑。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的贸易一体化。此时,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跨境消费和跨境销售,相关的双边冲突主要是传统贸易领域的关税冲突。第二阶段是生产一体化和全球价值链的扩张。此时,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跨境投资和跨境生产,相应的冲突主要发生在直接投资领域,一般涉及市场准入、产业政策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贸易冲突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局限于上述领域。
今天,在21世纪,跨境信息流动和两用技术的整合共同推动了全球化进入第三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信息和数字技术发展迅速,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两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国家安全的界限被重新界定,国家间的冲突也扩展到这一领域。
首先,中美在关税问题上的冲突与传统的贸易一体化相对应。自2018年初以来,中美之间的冲突首当其冲,关税争端不断升级,这与传统贸易一体化阶段的问题相对应。过去,解决关税问题的主要机制是世贸组织的多边机制,但目前这一机制濒临失败。
第二,中美贸易冲突扩大到投资冲突和结构性问题,这与全球生产体系的一体化相对应。中美在投资领域的摩擦反映在许多结构性问题上,包括一般市场准入和产业政策。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的一些特殊背景,中美投资冲突也延伸到政府补贴、国有企业、强制技术转让等领域。过去,相应的磋商机制是奥巴马时代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和特朗普政府早期的中美全面经济对话(ced),但后者最近一直处于暂停状态。
在投资领域,美国不仅批评了中国的政策,还相应加大了对中资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限制。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下降。2016年,在特朗普上任之前,中美之间的直接投资为460亿美元。2017年至2018年,中国对美投资同比增速持续下降,降幅分别达到37%和84%。到2018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将只有48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为19.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0%。
第三,贸易冲突已经扩展到科技冲突和非传统安全领域,这与跨境信息流的全球化相对应。一方面,全球化已经跨越了日美贸易冲突中的传统贸易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阶段,走向了跨境信息流的一体化,这使得两用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这本身就对参与全球化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继续减弱,中国在两用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技术控制、投资审查和人才政策方面对中国提出了挑战。
美国政府阻碍国际学生和技术人员的正常交流,并对中国企业实施技术封锁和禁运。截至2019年6月,共有261家中国企业及其海外子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占美国实体名单总数的21.9%。与此同时,中美双边技术合作受到冲击,中美科技合作明显降温。据我们的同事董维嘉和姚希计算,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申请的国际专利中,中美合作比例在2014年达到48.8%的峰值,相应数字达到1258项。2018年,这一比例降至34.2%,相应数字也降至907。
中美贸易冲突向投资领域和结构性问题的扩展,以及向科技领域和两用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恰好对应了全球化的三个阶段。目前,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贸易冲突和关税战本身已经有所缓解,这可以缓解两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然而,结构问题谈判第二阶段的困难显然会增加。特别是在第三阶段,在涉及国家安全的两用技术领域,随着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重大进展,美国对中国的关切和限制将进一步升级。
可以看出,科技领域的冲突具有长期性。尽管它们不会像关税冲突那样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但会对中国在全球分工网络中的地位及其中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科技领域的冲突及其向国家安全领域的扩展可能会进一步引发中美冲突向政治领域的扩展。因此,尽管贸易领域暂时有所缓和,但科技领域的冲突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在全球化条件下,军民两用科技的高度发展和扩散改变了传统的安全边界和军事优势。美国逆历史潮流而动,试图通过脱钩来维护国家安全,这是一场代价太高的负和游戏。
一个积极的博弈计划是建立新的国际技术标准和国际管控机制,以缓解技术和供应链的安全担忧,从而避免中美之间的脱钩和反全球化趋势。这不仅有利于缓解美国的国家安全焦虑,也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增进中美在两用技术领域的互信。
已经就新的国际技术标准和国际管制机制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在这方面,中美技术专家或国际组织可以协商推动国际技术标准的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和解决跨境信息流和两用技术对国家安全可能带来的风险。
当前,中美在关税领域的冲突有所缓和,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寻求安全使用两用技术的国际多边解决方案,从根本上为巩固和增进中美互信创造可能。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中美博弈下一场:科技冲突、非传统安全领域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