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4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10日电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1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被告安徽嘉兰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被告鲁守国等七人环境污染案。

据了解,四年来,长江经济带各级法院重视刑事审判的威慑和教育作用,加大了对企业走私、向长江主要支流直接排放污染物、跨省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非法采砂等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本次公布的10起案件中,有7起是直接或非法向长江主要支流非法排放污染物的刑事案件,还有1起行政案件、1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和1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这些案件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严格制度和最严格法治,严厉打击向长江主要支流直接排放和走私污染物;二是统筹运用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方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第三,责任追究到底,不仅是排污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第四,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通过创新审判执行方式,确保生态环境的及时有效恢复。这些典型案例的公布,对于促进裁决标准的统一,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教育和引导企业和人民履行环境保护的法律义务,促进长江流域的协调治理和综合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高法发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附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10个典型案例

1.被告单位安徽嘉兰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和被告鲁守国等七人污染了环境

第二,被告姚多友等14人污染了环境

第三,被告王等四人污染了环境

四、被告王超、王一平污染环境,浙江省缙云县人民检察院以水污染民事公益诉讼起诉被告南河电镀厂、缙云县王超

5.被告单位湖北瑞琪科技有限公司和被告王贤文等四人污染了环境

6.被告单位成都仪征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成都陈光丙烯酸塑料有限公司、被告人陆顺帝等16人污染环境

7.被告廖若云等三人污染了环境

八、资中县银山宏展实业有限公司诉内江市环保局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

九、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诉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

X.九江市人民政府诉江西郑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连欣建材有限公司、李德等7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案件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最高法发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