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3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TPP谈判步伐的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谈判压力急剧增加。分析人士表示,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进程,还是其他区域经济合作谈判的挑战,还是从中国自身的外贸形势来看,都有必要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
日本经济金融大臣甘利明最近表示,新一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部长级会谈将于7月举行,并补充称,一旦举行会谈,“TPP谈判更有可能达成基本共识”。
随着TPP谈判步伐的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升级版面临的压力急剧增加。分析人士表示,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进程,还是其他区域经济合作谈判的挑战,还是从中国自身的外贸形势来看,都有必要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
面对内外压力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谈判应该加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国际商业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阐述了“对话十年”的蓝图,提出了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谈判的愿景。在第17届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再次表示,他将努力在2015年底前完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谈判。
王军指出,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会提前。目前,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谈判至少需要承受两个压力。首先,从国内角度看,6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3,进口指数为49.2,表明对外贸易增长仍在放缓,而东盟市场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东盟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这对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第二,从国际角度来看,由西方国家主导的TPP谈判将于今年7月圆满结束。为了让中国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并有发言权,中国还应该适当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谈判。
中国和东盟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中国和东盟于1991年建立了对话关系。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的正式对话伙伴。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成为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
谈判需要克服困难
“在原有零关税的基础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将推动双方进一步开放市场,并肯定会释放更多新的商机。”中国-东盟商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徐宁宁在接受《国际商业新闻》采访时表示。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统计显示,201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4800亿美元,中国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的目标是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
徐宁宁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谈判的成功,加上“一带一路”和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将为双方带来巨大的商机,并有利于旅游业、生物制药、港口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课题组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与东盟成员国在工业、技术、能源、环境、海洋合作和次区域合作等战略领域的合作水平,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构建区域资源保障体系和利益共享的产业分工体系。
王军表示,中国与东盟之间正常的产品贸易关税已降至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谈判的重点领域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争端解决等。在货物贸易方面,原产地规则、海关和检验检疫将进一步简化和标准化,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服务业和农业部门的谈判困难重重。谈判需要克服困难。”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应加快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