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7字,读完约2分钟
吴艳利和四年级的女巫学生赖源交流。
蔡指导学生。
根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的报道,马来西亚拉鲁马丹县的大部分农村小学已经变成了微型小学,尤其是巴图古劳瑞贝华小学,因为附近的年轻中国居民已经搬到了城市地区,使得学校近年来充满了女巫学生。
进入2016年,该校今年共有31名学生,包括30名女巫和1名泰国人。这所有80年历史的中国学校近年来在吴玉生读报的条件下得以延续。
巴图古劳赖利培华小学创建于1934年。在早期,用热心人的捐款建了一所半砖的学校。在20世纪70年代,所有的中国学生仍然是中国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学生的数量开始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只有一两个中国学生。
2011年和2012年,该校有两名中国学生注册上课,但他们在2012年末换了学校。从2013年到2016年,根本没有中国学生入学。今年只有四名新生,也是吴玉生。
该校校长陈子刚在一次采访中说,莱利村多达95%的居民是女巫后裔,只有10人是中国人。他们都是老村民,他们的孩子在国外成长。因此,学校里没有新的中国学生,我相信几年后也不会有了。
学校里有吴玉生,他感到很欣慰,这样学校就能继续办下去,家长们对中国学校也有信心。
校长吴艳利说学校里充满了吴玉生。学生的强项是马来语文科,但汉语较弱。学校已经指定星期五为中国日。希望学生的中文作文能在今年的小六评估考试中打破0%的通过率。
由于所处的环境,吴族学生在学习汉语和语音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在开学的第一周,学校专门为学生组织了汉语拼音班,教授基本的问候语。
她告诉我,语文是六年级评估考试中最弱的科目。从2008年到2015年,连续八年,语文作文通过率为0%,语文理解通过率最高为50%,2010年和2014年的理解通过率和作文通过率均为0%。马来语、英语和数学表现良好。从2013年到2015年,马来语的理解和构成是100%通过率,而英语在2014年和2015年是100%通过率。
她说,学校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故事书,也鼓励家长购买故事书和三语词典供学生参考,并允许学生参加其他学校组织的考试回答技能营。
她说学生的父母一般不要求他们的孩子精通中文,他们认为知道如何交流才是好的。一些学生对学习汉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写得很漂亮。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马来西亚中小学没有中国学生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