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63字,读完约6分钟

改革为了进步,创新为了生存,改革和创新为了生活。

最近,随着《关于加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FTZ)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标志着科技创新全面保护的正式形成。这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创新中心,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改善商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它位于两江新区的中欧国际创新中心。抓住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有利时机,率先将科技创新与新的经济形式相结合,用智慧经济引领创新发展实践,迎来了国内外许多创新项目的“播种期”。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目前,两江新区具有国家第三新区、中国新示范工程核心区和重庆保税区核心区的政策优势。中欧国际创新中心主要致力于数字、智能、生物医药、绿色经济等新经济产业。通过构建“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一体化的系统服务平台,可以开辟“政、产、学、研、金、用”,涵盖“政策咨询、产业整合、资本运营、数据分析、技术改造、市场推动、资产管理”等专业服务和系统功能。同时,利用资本纽带和模式创新促进产业与资本的融合,重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使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形成融合效应,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创新“引擎”。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据了解,由中欧国际创新中心牵头的“中欧国际创新谷物联合会中国西部总部”项目即将进入建设议程。该项目聚集了一批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应用,包括“中国物联”年度盛典,重点建设“一室五中心”。也就是说,国家科学技术镭景实验室、国际物联中国国际合作中心、国际物联中国技术转化中心、国际物联中国展览展示体验中心、国际物联中国人才交流中心、国际物联中国金融服务中心正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为两江新区在重庆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打头阵”提供了新动力。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5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研究所所长黄汉泉参观了中欧国际创新中心。他强调,面对新的国际环境,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从未动摇过。现在世界正在经历一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中国的门户不会关闭,只会扩大。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目前,在全球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体系中,“你有我,我有你”。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关上大门,让整个生产链“一站式”运作。中欧之间的合作机会将会更加紧密。例如,专业芯片、半导体、航空空、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欧洲国家精通自由贸易规则,也是全球创新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坚定捍卫者。中欧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合作能够惠及双方,并将合作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造福全人类。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同时,在开放合作方面,中欧国际创新中心努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作为澳大利亚第一个正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州,中国目前是该州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也是海外学生和国际旅游收入的最大来源。2018年,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60多家维多利亚企业前来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作为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一直是全球增长和新兴产业的中心之一。它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医学研究、信息和通信技术、金融服务、可持续城市和工业设计方面有着突出的实力,并以其艺术、文化、购物和高质量的食品和葡萄酒而闻名于世。在第一太平戴维斯英国公司于2019年发布的一份名为《科技城市在运动》的报告中,墨尔本超越了悉尼,甚至超越了三星总部,跻身全球30大科技发展城市之列。中国和墨西哥对创新发展、文化交流和深入经贸合作充满信心。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5月27日,墨尔本市议会议员、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刘乐与中欧国际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刘朗就澳大利亚国家馆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双方希望通过文化艺术这一载体,在中澳之间开辟更多互利的文化创新项目,搭建互信的基础和友谊桥梁。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筑巢引凤”的具体行动和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呼唤鸿雁西飞。生态环境合作不仅是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要求,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目前,中欧国际生态文明大学与欧盟开展了合作,构想在生态转型的大时代,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大学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观点,补充生态转型理念的局限性,从地球生态和人类文明的整体视角,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从观念创新到知识创新、社会创新和文化创新,以求找到一条突破现代文明生态和生存困境的道路。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目前,中欧国际生态文明大学注重“五位一体”的定位。首先,它是一个具有生态转型的前瞻性思维库。第二个是突破学科界限的开放校园。三是多元参与社会创新空;第四是跨大陆的数字平台。创新型国际辐射大学的第五种形式。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刘郎认为,在发展过程中,现代化不能是污染的现代化,更不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生态产业的对接,也是生态文明的合作和生态价值观的体现。高质量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合作项目,也是高质量的合作。绿色是中欧高质量发展最显著的背景,是相互合作、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也是中欧国际创新中心的使命。

“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的世界排名从22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17位。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在全社会已经达成正式共识,许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合适的转型升级路径。2019年,中欧国际创新中心将把工作重点放在绿色新兴战略产业上,开展整体仓储筛选,实施一批项目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建设、一批竣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黄汉全认为,创新是行业走向中高端的核心驱动力。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加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中国经济进入海关、推动创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还呼吁开放和创新。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西部。重庆是创新型战略腹地城市,中外企业拥有难得的机遇。不过,黄汉泉也强调,准确把握产业升级趋势和区域发展格局变化非常重要。例如,在引入新的经济基础设施产业(5G、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以及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消费升级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等时。要遵循产业演进规律,根据城市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主导产业。(文本:李岳庆)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筑巢引凤”促进国内外项目西进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