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62字,读完约8分钟

“保护市场主体”——这五个字已经被今年的重大政策“指出”。

7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保护市场主体”。会议指出,按照“六保”和“六保”的要求,当前重点应放在保护亿万市场主体上,落实部署好的金融、社会保障、金融等大规模救助政策,着眼长远,用改革的方法营造市场化、法制化的国际商业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军5月29日在国务院研究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有1.2亿多个市场主体。那么,如何在各个方面实施政策,以及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如何看待他们的收益?

答案就在这里-

科技创新企业:全年共受理460家企业的注册系统维度ipo申请

去年以来,资本市场先后在科技局和创业板进行了注册制度改革试点,资本市场融资环境不断优化,支持中小科技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大幅提升。

从科技板块来看,自去年7月22日成立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据Flush ifind统计,截至7月10日,科创董事会已有123家公司登陆a股,首次募集资金总额为1377.63亿元。

关于创业板,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数据,截至7月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受理261家创业板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登记申请,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1759.21亿元,其中85家为新申报企业。根据市委创业板会议的公告,7月13日将有三家企业召开会议,一家企业进行再融资,7月15日将有四家企业召开会议。下周,创业板注册系统将迎来七家企业的首次会议。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边肖表示,创业板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后,基础制度得到完善,市场化融资服务效率提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更便捷、更匹配的融资支持。

据边肖介绍,今年以来,科技局共受理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登记申请199件(有效登记3件,提交登记17件,受理68件,查询111件),计划募集资金1909.16亿元。如果再加上创业板接受的261名首次公开发行登记申请人,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有460名首次公开发行登记申请人在登记系统下被接受,计划筹资总额为3668.37亿元。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创业板和科技局都承担着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发展和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李湛表示,从定位来看,创业板和科技局有各自的分工,促进了不同侧重点、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的形成。科技局主要定位于服务“硬技术”企业,而现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相对分散。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业板可以对技术软、成长性高但偏向传统行业的企业进行注册制度试点,这也是第五条上市标准(亏损企业上市标准)暂时不执行的原因。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中小企业:全国委员会一年中18次强调“氧气输送”

在中国,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是中小企业。

“1.2亿家庭中的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技术创新、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和50%以上的税收。”苏宁金融研究所消费金融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傅毅夫说。边肖表示,在今年召开的2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有18次会议的重点是“关爱”这个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其中,在2020年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第一个议题是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定增长的措施,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推进改革创新的创新方式,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2月5日,春节后召开的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要求,要利用好专项再融资政策,支持银行向小微企业等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用于生产、运输和销售重点医疗防控材料和日用品。今年2月和3月,国务院共召开了8次常务会议,指导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供氧工作。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近日,国务院7月1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重点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会议还通过了《中小企业资金支付保障条例(草案)》。

中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潘和林认为,中小企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但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相对脆弱,尤其是年初爆发的疫情,给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影响。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数次集中讨论中小企业问题。一是出台了帮助中小企业恢复工作、恢复生产、度过难关的各项政策,包括减税、减费、增加财政支持等一系列措施;第二是促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赋予它们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三是继续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改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潘和林表示,在减税、减费、解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也在加快。

小型、微型和个体工商户:政策认知调查已经公布

今年以来,该政策不断释放“保护市场主体”的信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定亿万市场主体,努力帮助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于是,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中的个体工商户有了一种获得感,于是边肖展开了一项调查来了解它。

北京童弟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辉(化名)表示:“首先,自3月初以来,公司享受了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从3%下调至1%的政策。从3月到6月,公司总共支付了65000元减去增值税。二是公司被评为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可申请“稳定岗位培训补贴”,享受每人1540元的一次性补贴(补贴尚未到位)。第三,公司可以享受自1月份起实行的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政策,预计7月底将陆续返还5800元。第四,公司可以推迟缴纳社保、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务压力。”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莫(化名)向透露:“公司还享受自1月份起实施的文化建设费全额退税政策,已收到退税款3.5万元。”

然而,边肖在调查中也发现,尽管优惠政策是令人鼓舞的,但在实践中却容易受到“阻碍”。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蔡红烟草大酒店的老板左芳向边肖承认:“从3月到4月,该店享受了1600元的租金折扣,但没有享受其他优惠政策。”

肖坤是河南省信阳市漯河区一家便利店的店主,他告诉边肖,“我不知道我能享受到什么福利,也不知道如何申请。”

苏宁金融研究所消费金融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傅毅夫认为,需要一套“组合拳”来度过政策着陆的“最后一英里”。一是继续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二是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第三,发挥协会、商会等第三方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第四,加强宣传。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国有企业:年内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频繁混合改革项目

上半年最后一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以下简称《计划》)。尽管业界对该计划的具体重点有不同的预测,但一致认为该计划的发布将加快包括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内的混合改革进程。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天津市国有资产研究所所长助理邢说,目前,国有资产改革已进入全面落地阶段,尤其是作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口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呈现出更加积极、更加宽松、更加有力的趋势,改革从点到点、从中央到地方进一步深化。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边肖7月10日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获悉,最近发布的《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深化和加快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到2022年基本完成有条件的完全竞争的国有商业企业的混合改革或股权多元化。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事实上,今年以来,不仅黑龙江,山东、辽宁、内蒙古、四川、江西、天津等地也启动了大量的混合改革项目,包括一些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混合改革项目或涉及集团层面的混合改革。

上海田强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博山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各地混合改革推进工作的“整治”有关,即从前期的积极部署到落地推进;另一方面,经过近两年来国有企业混业改革的试点、探索和成效,地方国有企业对改革的方向和紧迫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认识,这可以说是近两年地方国有企业混业改革加快的主要原因。

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朱博山说,总的来说,随着《纲要》的批准和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改革意见的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氛围将进一步得到激发。同时,结合以往混合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预计将给出明确的方向和思路。有理由相信,后续的国有企业混合改革将在更大范围内、更高质量地推进。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宏观政策“小目标”——“保上亿市场主体”如何落地?阶段性摸底答案在此!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