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1字,读完约6分钟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用“小国,养活世界”来形容荷兰,因为荷兰作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业生产成就迫使第一个美国屈服。
例如,荷兰是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国,每年蔬菜出口60亿欧元。欧洲出口的蔬菜有四分之一来自荷兰,但荷兰使用的水少得多——自2000年以来,荷兰农民对水的依赖减少了90%。
除了使用越来越少的水之外,荷兰人还证明了农业可以在不依赖土壤、阳光和杀虫剂的情况下发展:他们建造了玻璃温室,用岩棉代替土壤作为栽培基质;他们建造了一个28层的垂直农场,用发光二极管生长灯代替了阳光。农作物可以一天24小时连续生长,产量增加了30多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农业领域,荷兰绝对可以被视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学生。优等生荷兰也愿意向世界展示其先进的农业技术。最近,第四届中国国际智能农业博览会在南京举行。荷兰企业向人们展示了园艺产业整个供应链的风采——从原材料和温室建设到设备供应、培训和教育等。没有必要为没有机会去现场的小伙伴感到遗憾。今天,让我们来探索荷兰这个小国是如何成为农业领导者的。
饥饿温室技术?
玻璃温室是荷兰创新中不可低估的成就。目前,荷兰玻璃温室的建筑面积约为1万公顷,占世界总量的1/4。温室技术是荷兰农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荷兰经历了一个几个世纪都难以忘怀的“饥饿冬天”,因为纳粹通过禁止食物供应来惩罚荷兰人,20,000多名荷兰人饿死。然而,从那以后,荷兰的现代农业技术开始缓慢发展,温室种植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现在荷兰最先进的温室技术位于西部地区的南部,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农业区,80%的耕地在玻璃温室下。在西部地区,农民用装有岩棉营养液而不是土壤的小袋种植西红柿。这些西红柿可以长到13-14米高,每平方米能产出大约70公斤。荷兰人似乎在用他们的行动来证明:我没有多少土地,但我仍然可以种植比土地多几倍的西红柿,同时我可以减少近10倍的用水量,而且我几乎不需要化学杀虫剂。
说到西红柿,荷兰南部的另一家公司——阿西娅蔬菜种子公司(Axia Electric Sebes),也是一家西红柿种植巨头。这家公司以其高质量的蔬菜种子而闻名。他们种植的作物的特点之一是在人工光照下繁殖,并防止种子病害,以改善番茄的味道。目前,阿克塞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中国寿光和土耳其安塔利亚有自己的育种计划基地。在南京国际智能农业博览会上,拥有先进种子技术的阿克塞成为荷兰馆的一道亮丽风景。
另一家参加展览的公司,荷兰的梅塔泽特温室设备公司,可以为水果和蔬菜建造完美的温室,根据植物和气候条件实现高质量和高产量。他们还设计了排水沟系统,为每种作物的生长提供合适的排水沟。马特·赖特的温室项目可以在天津、上海崇明岛、北京农业嘉年华和中国其他地方看到。
荷兰养活世界的法宝是什么?
除了确保当前的食物和衣服问题之外,确保未来充足的食物供应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接近100亿,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翻一番。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为了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地球在未来40年需要生产的粮食数量将超过人类在过去8000年中种植和收获的粮食总量。解决粮食问题的可靠方法是利用农业技术和工艺使粮食生产更加智能化。
根据北极星市场研究发布的最新结果,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能农业的市场收入将达到206.35亿美元,这足以证明发展智能农业是竞争力的关键。
荷兰农业正迈向“智能农业”和“精准农业”的时代。例如,参加这次农业博览会的荷兰公司Metazet就是智能农业的代表。去年,它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健康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通过传感器在早期识别作物中的害虫、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自动将结果存储在云中,以便农民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立即处理这些结果。此外,机器人还可以配备照相机、湿度传感器、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等。几乎可以独立控制整个种植区域。
此外,荷兰瓦赫宁大学的60名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机器人,它可以一天24小时在农业领域工作,例如除草、收割和包装,并且一天24小时都可以使用。研究人员表示,在未来10到20年内,机器人有望在所有农业领域重复工作。
在此之前,荷兰还发明了一种精巧的专用于收获甜椒的收割机。收获机中的特殊算法可以帮助其准确检测甜椒的位置,甚至判断其成熟度。当甜椒成熟时,机器人手臂可以伸出一把小锯子把它锯掉,然后放进一个小篮子里。
中国和荷兰携手合作,充分发挥“1+1>2”的作用
根据荷兰政府的官方统计,荷兰农业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从7.28亿欧元增加到8.64亿欧元,几乎所有研发支出都用于技术创新。荷兰人也付出了努力。去年,农业出口为荷兰带来了450亿欧元的收入。
荷兰农业、自然和食品质量部长斯豪滕说:“出口数据证明了荷兰农业对世界粮食的贡献。荷兰渴望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向循环农业转型,并继续巩固其农业地位。”
今天,荷兰的创新农业技术也走向了世界。例如,荷兰里德公司总经理在出席2018年亚洲园艺博览会时指出,中国园艺市场面临挑战,一是一些地区的高温高湿气候,二是管理人才短缺,此时农业强国荷兰可以与中国分享宝贵的智慧农业经验。
在中国的热带岛屿海南,一个7公顷的温室已经建成。它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商用蔬菜玻璃温室之一。荷兰里德公司是这个温室的技术供应商之一。他们为中国提供了气候控制技术、驱动系统、灌溉和施肥技术等。
此外,荷兰瓦赫宁大学的研究基地还建有一座中国太阳能温室,该温室配有瓦赫宁大学设计的自动控制通风窗、遮阳帘、无土栽培和计算机气候控制设备。荷兰技术供应商通过这个中国太阳能温室为中国农业工人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中国和荷兰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荷在农业领域的交流,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代表处还组织荷兰企业积极参与此次国际智能农业博览会,深化双方合作,积极推动两国智能农业的发展。
中国有悠久灿烂的农业文明,荷兰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智慧农业大国。中荷携手共同推进农业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当前棘手的问题,还在于着眼长远,与世界分享如何共同培育未来。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荷兰和中国共同创新温室技术促进智能农业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