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2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记者季)7月13日上午,国务院办公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会上,应急管理部副主任郑国光指出,目前,中国的防汛抗洪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自汛期以来,我国受灾人数、死亡和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近五年同期下降了9%、51%、70%和13%。

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郑国光说,目前中国洪涝灾害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降水总量大,局部强度大。6月份以来,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居1961年以来首位。第二,有许多河流超过了警察,长江和太湖充满了洪水。自6月份以来,全国已有433条河流遭遇了超警洪水,目前洪水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第三,山洪地质灾害多,难以转移和规避风险。我国西南等地山洪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部分省份的中小型水库和河流堤防处于危险之中。截至目前,已紧急转移224.6万人。第四,有许多省份受到洪水的影响,一些地区损失惨重。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873万人受到这场灾难的影响,造成141人死亡和失踪,29000栋房屋倒塌。

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国防办公厅和应急管理部组织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应急等部门和有关省份开展雨、水、洪滚动咨询、调度和判断,有针对性地安排防汛抗旱工作。国防办公厅和国家减灾委员会共14次启动应急响应,共派出25个工作组,财政部共发放中央救灾补助资金11.55亿元。

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郑国光说,根据国防部门的职责分工,水利部重点抓好洪涝、水库事故和山洪三大风险,组织分析判断,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拦截洪水532亿立方米。自然资源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实施多种群防群治措施,成功避免了128次地质灾害,避免了5055人处于紧急状态。中国气象局密切监测各种灾害性天气过程,并每天讨论天气。自6月以来,中国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

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应急管理部门完善防灾、救援、救灾一体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急救援的综合优势,加强重点地区救援力量的预部署,充分发挥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作为防汛抗洪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作用。47,000人被派去营救和疏散76,000名遇难者。

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7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2020年至2022年要推进的150个重大水利工程,以促进有效投资的扩大,增强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说,150个重大水利工程主要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灌溉节水与供水、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智能水利等,总投资1.29万亿元。下一步,水利部将按照“真正必要、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原则,完善项目前期论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征地拆迁,确保项目优质建设。同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市场化改革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同时也要加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项目能够及时完成,发挥更好的效益。

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苏伟说,150个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后,预计防洪能力将增加约90亿立方米,河道长度约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年供水能力将增加约420亿立方米。它可以带动6.6万亿元的直接和间接投资,平均每年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

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苏伟表示,150个重大水利工程要深化“配送服务”改革,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减少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的工程建设和运营市场体系,促进工程效益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同时,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改善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经营环境,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统一调度水资源的前提下,促进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公平竞争。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