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0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上半年,中铁集团公司运营的中欧列车数量大幅增加,共计5122辆,同比增长36%。其中,6月份开通了1169列火车,创历史新高。(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在全球经济受到COVID-19疫情影响的背景下,铁路部门充分发挥中欧列车的战略通道作用。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通信使,中欧列车越来越多,这有助于丝绸之路贸易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使丝绸之路沿线的人们相互联系。
中欧列车服务于国际防疫合作,成为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世界仍处于抗疫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仍面临着医用材料短缺的困境。在空航空、航运等运输方式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欧班列作为大规模防疫经费的稳定运输渠道,上半年共运输367万件和2.7万吨国际合作防疫物资, 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抗击疫情提供可靠的防疫物资,为全球防疫做出贡献。防疫物资的供应不仅帮助各国缓解了医疗物资的短缺,也使各国人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关怀,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为各国团结合作应对疫情挑战奠定了基础。 在少数国家疫情政治化的背景下,中欧列车体现的国际合作精神尤其值得称道。
随着“六个保证”和“六个稳定”安排的实施,中欧列车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复苏之路。疫情给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要“在危机中培育新机器,在变化中开辟新局面”,就要落实中央的部署,抓好“六个保证”,促进“六个稳定”。中欧列车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贸易通道,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恢复工作和生产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稳步复苏,国内外运输需求持续上升。在海运和/或きだよ0/transportation受到疫情不同程度影响,更多货物选择通过中欧列车运输的情况下,上半年铁路部门将提高运输能力的有效供给,以充分利用运输能力,特别是发挥中欧列车的国际贸易优势,稳定外贸,促进生产,保障民生。 中欧铁路货物运输总量达到46.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1%,也反映了中国整体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
随着丝绸之路上国际贸易的顺畅,中欧列车已成为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发展潜力巨大,有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尽管疫情影响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中欧银行实施了“畅通贸易”的丝绸之路倡议。为了提高口岸便利化程度和通关效率,铁路部门近日推出了95306“数字口岸”系统,实现铁路部门与海关之间的信息互联与合作。这些措施将提高中欧列车质量,优化港口经营环境,降低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有效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中欧银行深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服务全球抗击疫情,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贸易顺畅和人心相通。中欧班列秉承“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共享”的丝绸之路原则,正在成为一条全球合作抗击传染病之路,一条健康幸福之路,一条沿线国家和沿线各国人民的发展之路!(许巍)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中欧班列助力“贸易畅通”更让“民心相通”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