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3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海口6月26日电海南丁安小康路饺子的香味打造农业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刘邓
在粽子的“江湖”中,有很多种粽子,北方甜,南方咸。仅在海南,就有23种粽子,如儋州洛基粽子、万宁乐和粽子和澄迈瑞西粽子。然而,在资源优势并不突出的海南省定安县,“定安粽子”却在市县众多特色粽子中脱颖而出,在消费者中树立了县级美食品牌,带动了县级经济的发展,帮助普通百姓脱贫致富。
为什么“定安粽子”受欢迎?除了保证粽子的质量,定安还在努力推出品牌。
2014年3月,“定安粽子”被正式批准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成为海南省各市县最早拥有“身份证”的美食品牌。从今年端午节开始,“定安粽子”的广告在机场、车站等地随处可见,成为定安美丽的对外名片。
“我们的蝎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如果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质量将难以保证。”定安粽子协会会长王飞健说。为了保证粽子质量的一致性,保护“定安粽子”品牌,自2015年起,定安每年都要举行“定安粽子”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使用授权仪式。到目前为止,已有25家企业授权,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110个专业粽子生产户共享“定安粽子”国家地理标志。协会指导和监督企业和专业户按标准生产粽子,并在粽子产品的包装上印制“定安粽子”商标的字样和图案,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
为了更好地塑造品牌形象,定安县政府连续11年打造端午节饮食文化节,并为“定安粽子”搭建展示窗口和平台。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今年的端午节饮食文化节,定安融入了流行的“直播+电子商务”的带货模式,通过直播推广定安粽子和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工业发展越来越好,给当地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定安县就业局局长袁中正表示,端午节前后,定安县很多粽子品牌都有很大的就业需求。即使没有节日,粽子也会被正常使用并在网下出售。“蝎子产业直接推动了全年3000多个稳定的工作岗位。如果算上通过产业链延伸的桉树种植、黑猪和鸭养殖,它将间接带动1万多个就业岗位。”袁中正说道。
"必须抓住树叶,抓住棱角."近日,在定安县文赋镇金鸡岭居举办的为期3天的2020年定安粽子包装捆扎技术培训班圆满结束,40多名学员获得了定安县有关部门颁发的结业证书。通过正规的职业培训,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成为熟练的工业工人。文赋镇神水村的村民王艳在包装部工作,他告诉记者,一个粽子的计件工资是7美分,他一天可以包300多个粽子,收入超过200元。据了解,在端午节前后两个月的高峰期,一个熟练的粽子打包工每天可以打包500个粽子,月收入可达1万元。
“现在定安蝎子的销量越来越大,麻烦来了。订单太多了,还有很多‘李鬼’。”王飞剑说道。因此,定安市有关部门正在加大查处商标侵权的力度,积极开展网上打假行动,保护定安粽子的品牌形象。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小康路上粽子飘香——海南定安打造农业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