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16字,读完约14分钟
[文本]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今年第11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召开。在阅读全文后,大致有八个信号需要尝试去弄清楚。
一、信号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提到“保障”一词,实现目标的信心更强
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在第一季度经济金融指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召开的,而中央政府对第一季度的立场是“极不寻常”的,这是非常罕见的,这不仅表明了疫情的巨大影响,也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上一时期疫情防控和3月份经济复苏的满意。
目前,第一季度名义经济增长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30%和-6.80%(以前分别为7.42%和5.95%),明显好于我们预期的-10%,改善最大的领域主要体现在防疫相关行业和第三产业。尽管3月份的数据有点稀,但与2月份相比有了很大改善(即使水被挤出来了),这仍然表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确实有所改善。应该说,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充足的支持。
在讨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政治局会议提到了“确保完成”或“努力完成”等表述,这意味着当时提到这一目标时没有100%的把握。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以两种方式表达了这一目标,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与前一个相比,我们相信高层管理人员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可能会大大高于以前。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仍将面临巨大挑战。会议指出,要“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
根据我们以前的估计,到2020年经济增长将达到5.66%左右,才能完全实现“十三五”翻一番的目标。那么,当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得到确认后,未来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应该达到多少才能达到目标?假设2020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平均名义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12%,那么2020年相应的年度名义经济总量将在101.80万亿至107.20万亿之间,而2020年的年度名义经济增长率将分别在2.73%-8.19%之间,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范围。然而,在一系列反周期政策的鼓励下,“十三五”计划的目标只有在2020年最后三个季度平均名义经济增长率接近9%(2020年全年名义经济增长率只有达到5.66%)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考虑到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仍难以回到正区间,下半年的压力会更大,这意味着下半年的政策力度不会比现在小。然而,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想法。即使达不到5.66%的目标,如果年经济增长率能达到4-5%,应该是很理想的。基于此,我们仍然坚持将今年的增长目标下调至5%左右。
第二,信号2:正常的防疫和控制也应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恢复
现在,中国的防疫和控制措施已经从最初控制疫情,到后来预防和控制疫情,现在为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提供了保障。因此,当前的疫情防控更多地体现在常态化上,其目的主要是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提供保障。
应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方向转变,即在稳定的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全面推进正常疫情防控工作和生产的恢复。从这个角度看,促进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防疫和控制也应服务于这一任务。
第三,信号3:关于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有四个新的定性方面
会上提出了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四个新方案:
(a)恢复工作和生产逐渐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二)在防治疫情正常化中促进恢复生产和生产。
(三)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恢复生产和实现生产。
(四)优先使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
可以看出,目前复工复产的覆盖面很广,已经从复工复产扩展到“达产”,要求更高。与此同时,恢复工作和生产已经从单个行业和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链,恢复工作和生产应当与完成脱贫目标相结合。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可以印证前面的结论,即当前的恢复工作和生产也是为经济社会全面复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任务。
第四,信号4:除了“六个稳定”,第一次提到“六个保证”进一步体现了底线思维的内涵
2018年8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六个稳定”(即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投资、稳定预期),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在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除了“六保”之外,第一次提到了“六保”,即保障居民就业、基本生活、市场主体、粮食和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基层运行。
从以前的“稳定”到现在的“稳定”与“安全”并存,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层面强调和突出了底线思维的概念。例如,在“确保就业”中,保障就业显然比稳定就业更为紧迫,这里“确保市场主体”的内涵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让企业先生存,而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基本民生、基层运营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体现了底线思维的内涵。
V.信号5:宏观政策的力度已经从“增加”变为“更大”
此前所有关于宏观政策力度的声明都是“增加的”,而此次政治局会议的声明是直接调整的,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的影响,因此在政策层面仍有许多预期。
(a)财政政策三驾马车
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提高赤字率、发行专项债券、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财政三驾马车,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将专项债券定义为“抗疫专项债券”。我们认为三驾马车有分工。
1.预计今年赤字率将增加到3.20-3.50%
提高赤字比例主要用于对中小企业和疫情相关行业的财政补贴和利息补贴,增加财政支出。我们预计,今年赤字率将超过3%已成定局,这一概率将提高到3.20-3.50%。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财政压力会很大。尽管中国2019年的财政赤字预计为2.76万亿元,但公共收支差额高达4.85万亿元。到2020年,中国的公共收入也将从3.91万亿元下降到3.52万亿元,这表明今年的财政压力将非常大。基于此,预计《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把2020年的财政赤字率目标从2019年的2.80%提高到3%以上,高概率为3.20%-3.50%。
2.发行抗传染病特别债券,近期可能会有措施
3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到“特别债券”,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因为中国历史上只发行了三种特别债券。更重要的是,在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提到“特殊债券”。所谓特种债券,实际上是指财政部在一级市场向银行发行特种债券,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启动现金债券买断工具,使中央银行在保持资产负债表稳定(结构变化)的同时,达到支持金融发展的目的。
抗疫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抗疫相关行业和企业,包括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后续财政部发行抗疫专项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很可能会以设立抗疫支持基金或中小企业基金的形式得到支持,尤其是在近期,这意味着国债准货币化的进程可能会加快。
过去三次发行的特别债券如下:
(1)为补充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金,1998年8月,财政部在一级市场向四大国有银行发行了30年期特别债券(年利率为7.20%,自2004年12月1日起降至2.25%),其中农行、工行、建行和中行分别持有933亿元、850亿元和492亿元。
随后,央行在二级市场收回了上述特别债券,并向四大银行发放了相同数额的资金,以弥补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当时,四大不良资产通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即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中央银行获得6041亿元再融资,向四大银行发行8110亿元金融债券,然后以同样的价格从四大银行购买不良资产。
(2)为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控制通货膨胀,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第二次发行了总额为15500亿元(农业银行认购1.35万亿元,市场认购2000亿元)的10年期特别债券。其目的是从中央银行购买约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当时1.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15%),并成立中国投资公司作为中国
(3)考虑到2007年发行的6000亿元特别债券将于2017年到期,财政部按照2007年的模式于2017年8月对该特别债券进行了展期。
2007年和2017年,财政部在一级市场向商业银行发行了特别债券,中央银行开始在二级市场购买现金债券。
3.地方政府专用债券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和扩大有效投资
历次高层会议都提到地方政府特别债券,3月27日和4月17日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扩大地方政府特别债券规模”,更值得关注,信号也更清晰,与我们之前的预测一致。
事实上,从2014年以来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来看,过去三年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在4-4.5万亿元之间(当然,过去三年的发行量相对较大),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直到2015年才开始(可以结合地方政府债券互换来理解)。考虑到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以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券互换,预计2020年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将在2020年发行。主要原因如下:
(1)2020年是稳定投资的大年,需要政府债务来解决稳定投资的问题。
(2)目前,中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仍有较大的提高空.
(3)今年低利率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政府债券的发行。
(4)中国的货币供给机制很有可能在未来进行改革,即国债与基础货币(指美国和日本)挂钩,基础货币需要大规模政府债券的支持。
(2)货币政策:仍有对RRR减息、降息和再融资的预期,货款利率继续下降
1.虽然3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非常重要,但它只提到在货币政策方面“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调,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在3月27日的基础上,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还提到“利用RRR减息、降息、再融资等手段……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
2.虽然RRR今年已经下调了三次(1月1日、3月13日和4月3日),但降息次数已达九次(低利率下调一次,低利率7天下调两次,低利率14天下调一次,低利率一年下调两次,特殊再融资利率一年下调一次,支农小额再融资利率一年下调一次,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一次)。尤其是4月20日,lpr已成定局。
3.与此同时,再融资的后续行动也在意料之中。自2020年以来,央行分别于1月31日和2月26日实施了两项总额为0.80万亿元的专项再融资措施和0.35万亿元的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措施,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再增加1万亿元再融资,这意味着自疫情爆发以来,央行再融资和专项信贷额度的总规模已达到2.15万亿元。
4.请注意,没有提到降低基准存款利率,这意味着未来商业银行将不得不承受盈利实体带来的息差收窄的压力。
6.信号6:从“有效扩大内需”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历次政治局会议都把扩大内需表述为“有效扩大内需”,这次政治局会议调整为“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这意味着扩大内需不再是一个零敲碎打的战略,而是一个层次明显更高的战略。
所谓的国内需求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消费、投资和贸易的三驾马车。毕竟,经济复苏仅仅恢复工作和生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需求,否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1)消费:连续两次政治局会议提到“公共消费”,以推动居民消费
3月27日和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提到“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考虑到COVID-19流行病的影响,消费者需求明显受到抑制。即使在恢复之后,也很难回到以前的水平。毕竟,消费习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有必要用公共消费来带动居民消费。
公共消费主要包括行政、国防、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社会救济和劳动保险等支出。目前,社会消费主要由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组成,公共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约为25%,并呈下降趋势。在居民消费潜力短期内难以释放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公共消费(即扩大政府公共服务)来拉动消费,但这实际上会增加财政负担。
(2)投资:关注四个领域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四个方面,即实施旧住宅区改造,加大对传统和新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应该说,这四个提法本身并不新鲜,它们一直是主要的政策取向,主要是指市区重建项目、工业升级项目和战略领域。
(3)贸易:外部需求压力很大,十多年后“出口内销”又被重提
“出口到国内销售”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早的表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要“支持企业出口内销”,这表明现在外需肯定不起作用。事实上,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增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加工贸易、举办网上广交会等措施。然而,在全球疫情尚未出现拐点、需求持续萎缩的情况下,如何将外贸能力转化为内需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也可以与之前扩大消费的措施相结合。
7.信号7:自2019年7月以来,该公司首次涉足房地产
自201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以住为主,不搞投机,实行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11次会议没有提到“房地产”。
政治局会议在近一年后再次提到房地产(即要坚持房屋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投机,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定位),这应该有特殊的意义。
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近期房地产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一些地方甚至放松了对房地产的政策约束(尤其是深圳),这在市场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事实上,央行在4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了房地产的“三个马厩”(即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以避免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冲击,避免房地产泡沫急剧膨胀挤压实体经济。今后,房地产政策仍将坚持“一城一策”的原则,不会让泡沫在某个领域积累,而是在从不同地区和城市转移的过程中逐步解决泡沫本身。
8.信号8:未来的改革将更加有力
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论证了中央高层改革的召开,特别是4月9日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好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和机制的意见》和《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特别是,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性和地位将在未来得到显著提高。预计城市和城市群之间的边界将逐渐向外延伸,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将显著加强,都市区或大都市区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政策资源、人口、资本和技术也将向它们倾斜。
同时,土地开发强度和农村集体土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将进一步向城市群或城市郊区扩展,从而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为中心城市进行产业转移和缓解人口压力提供条件。这应该是一个宏伟的战略。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政治局会议释放出八大信号: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4662.html